案情简介:
某村委会的建设工程项目,于 2009 年 8 月 10 日发包给自然人 A,A 将项目挂靠至某建筑公司并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同年,我方当事人经 A 介绍承接该项目施工,成为实际施工人。双方约定了工程价款。施工期间,A 通过现金支付、材料抵扣方式累计支付了部分工程款,但截至起诉时,仍有七十余万元工程款未付。当事人多次催讨,A 以账目不清、村委会未结清款项为由拖延,严重损害当事人权益。为追回欠款,当事人委托泽霄律所李玉婷律师代理本案。
律师介绍:
李玉婷律师
案件难点:
1. 证据收集困难重重:委托之初,当事人证据材料匮乏。涉案工程作为农村旧城改造项目,未进行规范的项目结算,缺乏工程款结算单、工程量确认书等关键证据。施工过程中的沟通记录、材料交接凭证等也存在缺失,导致证明实际施工量、工程款数额及欠款事实的证据链不完整,给维权带来极大阻碍。
2. 法律关系错综复杂:案件涉及发包方华东村委会、承包方A、被挂靠方建筑公司以及实际施工人当事人多方主体,存在工程发包、挂靠经营、实际施工等多重法律关系。需精准界定各方权利义务,明确在工程款支付纠纷中,村委会是否应在欠付工程款范围内承担责任,A与建筑公司的挂靠关系对债务承担的影响,法律适用难度大。
3. 工程量核对争议多:涉案工程未进行正规结算,对于工程量的认定成为争议焦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设计变更、工程增项等情况,双方对实际完成工程量存在分歧。且农村建设项目管理不规范,缺乏详细施工记录和监理资料,导致工程量核对缺乏统一标准和依据,协调双方达成一致难度极高。
4. 执行风险不确定:即便法院判决当事人胜诉,若A无足够财产履行债务,或村委会欠付工程款数额不明、拒不配合执行,都将导致执行困难。同时,建筑公司在挂靠关系中可能存在的责任承担问题,也增加了执行结果的不确定性,难以保障当事人最终实现债权。
承办亮点:
专业指导完善证据链:泽霄律所接受委托后,立即对当事人进行取证指导。协助其收集施工过程中的零星记录、与A的沟通凭证,走访参与施工的工人获取证人证言,联系材料供应商补充材料供应证明。通过一系列措施,逐步完善证据链条,为案件顺利立案和后续审理奠定坚实基础。
积极推动工程量核对:案件立案后,代理律师多次主动联系法官,申请组织工程量核对工作。针对双方争议焦点,制定详细核对方案,从施工图纸、现场勘查、证人证词等多方面入手,梳理工程量计算依据。在三次工程量核对过程中,律师凭借专业知识和耐心沟通,协助双方对争议部分逐一分析确认,推动核对工作顺利进行。
精准把握法律关系:深入研究案件涉及的多重法律关系,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等相关法律法规,精准界定各方责任。在诉讼过程中,清晰阐述当事人作为实际施工人的权利,主张村委会在欠付工程款范围内承担责任,A作为直接债务人履行还款义务,为当事人争取最大权益提供有力法律支撑。
持续跟进案件进程:从立案、审理到判决后阶段,律师始终保持高度负责态度。及时向当事人通报案件进展,解答疑问,稳定其情绪。在法院几乎支持全部主张后,积极与被告沟通履行事宜,若协商不成,提前准备强制执行申请材料,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办案结果:
经过李玉婷律师的不懈努力,在三次工程量核对后,法院几乎支持了当事人的全部主张,判决A支付剩余工程款 及相应利息,同时判定村委会在欠付A工程款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目前,被告未提出上诉,律师正与当事人沟通工程款履行事宜,若协商无果,将立即启动强制执行程序,帮助当事人实现债权。当事人对案件结果十分满意,对律师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给予高度评价。
价值总结:
李玉婷律师在案件中展现出的专业取证指导、精准法律分析、积极协调沟通和持续跟进服务能力,充分证明专业律师在复杂建设工程纠纷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当事人弥补证据不足,理清法律关系,争取合法权益,体现了律师在法治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价值。